89401阅读
请长按保存图片到手机相册
转发朋友圈,向主内家人分享
耶稣爱你
近来听到了一个关于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。12岁的爱迪生因为患有听力障碍,且思维活跃极其调皮,不适应学校的传统教育方式,只得选择了退学。他的母亲南希·爱迪生开启了对他的在家教育生涯。在母亲孜孜不倦的教导下,他最终成为了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。
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的心。我不禁开始思考,如果我是爱迪生的妈妈,我会怎么做?听力障碍又极其调皮,以至于不得不选择退学,这孩子完了。---如果我是爱迪生的妈妈,我可能就会这么想。
然而,南希·爱迪生却用她的信心和行动,向我们诠释了一个伟大母亲的智慧。她没有被儿子的残疾和调皮所困扰,反而看到了上帝在他身上的独特恩赐。正如《诗篇》139篇14节所说:"我要称谢你,因我受造奇妙可畏。"
在家教育期间,南希特别注意观察儿子的兴趣所在。当她发现小爱迪生对科学实验着迷时,不但没有阻止,反而支持他在家里开辟了一个小实验室。她相信上帝给予的好奇心是一份礼物,正如所罗门王年幼时向神求智慧一样(王上3:9),她期待儿子的求知欲能带来美好的结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南希本身也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。她不仅教导儿子基础知识,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我认识一位姐妹,她的儿子被诊断患有严重的多动症,学校老师建议退学。退学后,妈妈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。她说:"我相信上帝不会造出没有价值的生命。"她发现孩子对音乐特别敏感,于是开始培养他的音乐才能。今天,这个孩子已经成为教会敬拜团队的鼓手,用他的恩赐服事神。
爱迪生后来说:"我的母亲造就了我。她是如此确信我会成功,以至于我也开始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。"这让我想起保罗在《腓立比书》4章13节的话:"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"信心不仅仅是一种期待,更是一种能力的释放。
作为基督徒父母,我们要学会用神的眼光看待孩子。当我们的孩子似乎不符合世界的标准时,更要记住:上帝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,祂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(赛55:9)。在人看为不可能的事,在神凡事都能。
爱迪生一生获得1093项专利,他的发明改变了人类文明。但在我看来,他最伟大的发明不是电灯,而是他的母亲发明了一种基于信心的教育方式。她向世人证明,当我们愿意相信上帝在每个生命中的独特计划时,就能看见祂如何在旷野开道路,在沙漠开江河(赛43:19)。
今天,我们的教育体系似乎更倾向于培养"标准化"的人才。但上帝造人,本就是要他们各按其职,发挥独特的恩赐。作为父母,我们的责任不是要孩子符合世界的模式,而是帮助他们发现并发展上帝放在他们生命中的特殊恩赐。
让我们以信心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,相信上帝的创造没有废品,祂必在看似荒芜之地开辟出生命的活水江河。正如保罗所说:"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,必成全这工,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。"(腓1:6)当我们愿意用神的眼光看问题,相信祂的应许,就能在看似绝境中看见希望,在不可能中经历神迹。
(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益,请转发并点赞,我们很珍惜你的鼓励和认可哦)
主播:陌田 后期:光明
89401阅读
61981阅读
58141阅读
55806阅读
50974阅读
50424阅读
49377阅读
47350阅读
47127阅读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