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5-01 234阅读
作者: Peter
|来源: 全球见证

请长按保存图片到手机相册
亲爱的家人朋友们,大家好!
今天,我们将重点探讨如何在青春期成为一名园丁式的父母,助力孩子健康成长。
在与许多家长的交流中,我发现,尽管许多人都在努力践行正向管教的理念,仍然存在着木匠式育儿的倾向。父母往往试图按照自己的标准塑造孩子,忽视了孩子独特的天性和个性。木匠式育儿容易在亲子关系中引发不必要的张力和冲突。
1. 木匠式与园丁式育儿的对比
美国心理学家爱丽丝·高普尼克在她的《园丁与木匠艺术》一书中,探讨了两种典型的育儿方式:木匠式育儿和园丁式育儿。
- 木匠式育儿:父母像工匠一样,有一张明确的“计划”,按照自己设定的标准来塑造孩子的成长路径。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天性,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成长。
- 园丁式育儿:父母像园丁一样,为孩子创造丰富多样的成长环境。园丁式父母更加注重尊重孩子的独特性,提供安全、温暖且充满爱的环境,让孩子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发挥潜力。园丁式父母理解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成长路径,而不是强求孩子们成长为同一模样。
2. 亲子关系中的挑战:理解孩子的“为什么”
我们如何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?美国营销顾问西蒙·斯涅克提出的黄金圈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。斯涅克的黄金圈法则分为三个层次:
- 做什么?:外在的表现,比如孩子的成绩和行为。
- 怎么做?:孩子如何实现这些行为。
- 为什么做?:孩子内心的核心需求,关于他们的心理和情感。
孩子的“为什么”是他们成长中的核心问题,涉及到他们的依恋模式、情感需求、自尊、自主等方面。例如:
- 爸妈爱我吗?
- 我有价值吗?
- 我值得被爱吗?
- 我能自己做决定吗?
这些核心问题影响着孩子的行为、选择和情感反应。虽然这些内在需求不容易明确表达,但它们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。
3. 通过外在表现服务内在成长
很多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外在表现(如成绩、奖项等),忽视了孩子的内在成长(如情感健康、自尊心等)。这可能会导致育儿过程中的本末倒置。
父母应利用孩子的外在表现(如学习成绩)来服务于他们的内在成长,比如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,从而增强孩子的内隐自尊。相反,如果父母只追求外在的表现,可能会对孩子的长期成长造成负面影响。
4. 如何成为园丁型的父母?
成为园丁型父母,需要首先放下对孩子的控制欲。很多时候,父母出于好意,试图为孩子规划一条“正确”的道路,却无意间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与探索。
- 为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: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自由探索,并在必要时给予支持和引导。
-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:园丁型父母理解孩子需要通过探索和试错来学习,并且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和兴趣,而不是强迫他们遵循固定的道路。
- 注重长期发展:园丁型父母着眼于孩子未来的成长,而不是短期的成功。即使孩子经历失败,也会支持他们继续努力,提供无条件的爱。
5. 无条件的爱
园丁型父母最大的特点是无条件的爱。这种爱不仅在孩子表现出符合期待时给予赞赏,更是在孩子失败或困难时依然提供支持和关怀。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心理健康和内在安全感的最强大支柱。
【总结】
成为园丁型父母,意味着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与支持的成长环境,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自由探索、发展自己的潜力。通过尊重孩子的独特性,支持他们的自主选择,我们不仅能帮助孩子在青春期健康成长,还能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、自信且充满创造力的成年人。
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益,请转发并点赞,我们很珍惜你的鼓励和认可哦)
往期回顾:
青春期的喜悦 (1) “自律”的价值管理
青春期的喜悦 (2) 自律与自由青春期的喜悦(3)成功与失败
青春期的喜悦(4)发现孩子的优势
青春期的喜悦(5)持续幸福5要素
青春期的喜悦(6)青春期的沟通
青春期的喜悦(7)青春期的正向沟通
青春期的喜悦(8)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青春期的喜悦(11)独立与亲密矛盾吗?
青春期的喜悦(12)青春期孩子顶撞父母怎么办?
青春期的喜悦(13)孩子的生涯规划要从小开始
青春期的喜悦(14)如何让青春期孩子更愿意表达呢?
青春期的喜悦(15)正向情绪价值的重要性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