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!

耶路撒冷山火的提醒,我们有资格幸灾乐祸吗?


请长按保存图片到手机相册

转发朋友圈,向主内家人分享

耶稣爱你



2025年4月30日,以色列耶路撒冷及约旦河西岸地区爆发大规模野火,犹大山脉一带至少出现了100处起火点。这场山火肆虐超过24小时,造成约2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毁,其中包括13平方公里的珍贵森林资源 。

 

以色列当局迅速采取行动,经过调查已逮捕18名涉嫌纵火的嫌疑人,其中一人更是在作案时被当场抓获。

 

然而,就在以色列人民正在与这场灾难抗争之时,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却在社交媒体上蔓延。有人幸灾乐祸,将他人的苦难视作谈资;甚至有人断言这就是"上帝的惩罚"。这些人,在灾难面前展现出令人不安的冷嘲热讽,若他们真的相信上帝,对于自己的言行,更应当战战兢兢、谨言慎行。

 


《希伯来书》12章6节说:"主所爱的,他必管教"。若连上帝的选民行事不讨神喜悦时都要受管教,那些幸灾乐祸、论断他人的人,岂不是在为自己积蓄上帝的审判吗?那些不认识神、公然抵挡神的国家,将来又会如何呢?

 

创世记6章5节告诉我们:"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,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。"在这样的光景下,我们真的有资格对以色列的苦难幸灾乐祸吗?

 

使徒保罗在《罗马书》11章21节中警告外邦信徒说:"神既不爱惜原来的枝子,也必不爱惜你。"若上帝不爱惜悖逆的选民,对于我们这些后来接上的枝子,岂不更当战战兢兢?

 

当年,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城祈求时,上帝应许即使只找到十个义人也不毁灭全城(创世记18:32)。这让我们看到,上帝是公义的,但祂也是满有怜悯的。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教导说:"怜恤人的人有福了!因为他们必蒙怜恤。"(马太福音5:7)

 

约翰福音9章记录的那个生来瞎眼的人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。当门徒们急于判断这是谁的罪造成的结果时,耶稣的回应却是:"也不是这人犯了罪,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,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。"这提醒我们,与其急于论断灾难背后的原因,不如思考我们应当如何在其中显出神的作为。

 

展望2025年,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全球灾害的频率:南美北部、非洲南部以及部分亚洲地区面临严重干旱威胁,而非洲北部和欧洲部分地区则要应对频繁的洪水灾害。这提醒我们,灾难是普世性的,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。就在以色列山火发生的同期,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也遭受了严重的暴雨洪灾。假如这真的是上帝的惩罚,那么这世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敢说自己能站立得住!

 

创世记12章3节中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:"为你祝福的,我必赐福与他;那咒诅你的,我必咒诅他。"这节经文不仅是对待以色列的原则,更是对所有人的警示。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,我们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与神的关系。

 

耶稣在世时,他看见患麻风的就动了慈心(马可福音1:41),看见拿因城寡妇失去独子就怜悯她(路加福音7:13)。他教导我们要爱人如己,甚至要爱我们的仇敌(马太福音5:44)。这种爱,远超过一切人为的界限。

 

让我们反思:在这个充满灾难的时代,我们是否记得自己也是需要神怜悯的罪人?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,是否想到"若不是神的怜悯,我们的光景可能比他们更糟"?雅各书2章13节说:"因为那不怜悯人的,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。"

 

愿我们在面对灾难时,能存着谦卑的心反省:若连神的选民都会因悖逆受管教,我们更当如何谨慎自守?彼得前书4章17节说:"因为时候到了,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。若是先从我们起首,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?"

 

这场山火提醒我们:无论是选民还是外邦人,都需要神的怜悯。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,与其论断或幸灾乐祸,不如省察自己,思想神的公义与怜悯。愿我们都能在上帝面前存谦卑的心,明白自己同样需要神的恩典,并将这份怜悯传递给这个伤痛的世界。




 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益,请转发并点赞,我们很珍惜你的鼓励和认可哦)

主播:安妮 /后期:光明

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均来自网络,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。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。以马内利。
赞(1) 意见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