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10-19 5559阅读
作者: 佚名
|来源: 心理辅导基督教服务处

贾斯汀·比伯和海莉、张家辉和关咏荷、舒马赫和科琳娜的故事,真的是令人唏嘘和感慨。推送了这几个故事之后,留言就又开始活跃起来,这些故事的确可以鼓舞人,让人在这个冰冷和黑暗的世界上看到希望。也有被感动到的弟兄姊妹,给我们写了很多鼓励的话,更有人愿意把他们的故事分享给我们。今天的文就是一位姊妹发给我们的见证,在征求她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全文刊发出来,以飨读者。
他是我的大学同学,我们相识的那年圣诞节,他知道我是一名基督徒。
我们在一起后,他主动查教会,陪着我去。开始他没有获得什么感动,很是沮丧。
可巧一次去了一个书店,我在里面给他挑了一个刻着这经文“爱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;爱是不嫉妒;爱是不自夸,不张狂, 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处,不轻易发怒,不计算人的恶, 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 爱是永不止息。--哥林多前书 13:4-5, 7-8”的木质十字架作为礼物。
因为买了东西就留了微信,时常收到这家店的微信,直到有一天,看到说周二那天晚上有英语角。
就是那周,我觉得每周那个时间陪我去教会的他,似乎不是那么享受。虽然是他在坚持这样做,虽然他并没有流露出不悦。
我说,那我们去放松放松吧,去英语角看看。彼时,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信仰的根基。总之,并没有想到要为他去教会,甚至是自己去教会的问题,花什么心思。
我拉着他去了所谓的英语角。结果却铺了空,低头疑惑的一看手机。英语角是在这家书店另一个分店,天通苑店。
我记不得当时有多少沮丧,有什么心情。只记得沿着书店长长的扶梯而上,在书店二层里,有几个人在唱歌。
我们带着觉得很打扰对方的态度问,你们是在做什么。对方格外热情的说,我们在查经,要一起吗?我们当时惊讶极了,可以吗?
自此,就在那里开始查经。而我们遇到的,邀请我们一起的那个人,正是至今牧养了我们八年的牧师。
还记得那天查经回去,他显得很痛苦。再三追问之下,他甚至流泪了。对我说,“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,除了成为基督徒,因为我真的做不到”。
其实我很喜欢那场对话,因为很真实。他再不是看起来无丝毫不悦,但是又能感受他并不喜欢去教会的样子。他终于仿佛被很深的触动了,而且触动他的东西给了他极大的冲击。
他自小接收世俗意义上非常良好的教育,信奉通过自己的努力,改变世界改变环境,为人类福祉而拼搏。这样的希冀没有什么问题,但重点是,要全然靠着自己。
他说完之后,我告诉他,这种感觉是对的,因为本来就不是他要做什么,而是神要做。
以他成长的背景来说,这句话太匪夷所思了。
但更匪夷所思的是,在十余天后第二次去那间教会的时候,他做了决志祷告。
过程就是:牧师在结束的时候莫名其妙问他想不想做决志祷告,我完全没想到,他就以很认真的态度同意了。
走出教会,我还记得,他依旧是发自内心的平安快乐的样子。我很惊讶的问,“你为什么会做决志祷告?”他的回答极其简单,“这还挺容易的”。
想起上次他走出教会被撕裂般的痛苦,我告诉他,从“自我为中心”到以“神为中心”,这真的是一件极其不简单的事情,这样的翻转,是翻天覆地的翻转呀。
几年后,他要出国留学。我心里很没有安全感,嘴上却像个自以为像个得体优雅的独立女性一般说“你放心去吧,以后咱们怎么样,要看缘分。如果你遇到什么更好的女孩,不用顾念我。我也一样,如果有可以陪伴我的更好的人,也应该彼此祝福。”
说完,他说我讲的就是浑话。他说,“如果我们真的相对这段关系负责,就只有一个选择,结婚。”彼时,我还未本科毕业,觉得一切还很远。
但是我们都相信,这是合主心意的。
几个月后,我们在陪伴我们成长的教会,举办了只有十名诗班弟兄姊妹,十余名亲人参加的婚礼。内容只有听训诫,赞美,祷告,宣誓。
全程我都没有笑,也是心里觉得很沉重,又觉得很庄重。他一直很幸福的样子。可是婚礼却因着主的保守,那样圣洁和庄重,就仿佛能听到如羽毛般轻柔的圣灵降下。
他的父亲并非是基督徒,在走出教会,很动情的说。原来觉得这样也太简单了,可是现在觉得外面的婚礼也太喧闹了,太复杂了。
我们俩在婚礼上的状态,也正应验了婚后的生活。生育的苦楚是主赐给夏娃的苦杯,但也是主赐下的如十字架一般可以翻转生命的福杯。男子的苦楚更多则在工作之中。
在主保守中的关系,真的很美很美很美。
我们从相恋到结合,其间有主无数的保守,都是在我们明白以先,主先爱了我们。
其实,我是十四岁那年同妈妈一起信主。彼时父母刚刚离婚,我沉浸在很深的伤害中。因为祈祷,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被治愈的平安。
后来十八岁,我来到北京,世界变得那么大。我胆子很小,哪里也不敢去,就像是胆小缩在角落的羔羊。
虽然看似是我带领他信主,我却知道是主差派他领我出来。他在北京长大,明明是非信徒却拉着我去找教会。
我们竟然以那样神迹般的方式找到了我们委身多年的教会。我知道,主既是借着我,召唤他;也是借着他,保守我。
我们相恋不过一月,在我浑然不觉的时候,他成为了基督徒。一年后,我们一起受洗。又两年后,我们走入婚姻,成为父母。
我知道,我胆小又软弱,主总是借着他,保守我。我也知道,是主一直推动着我们的新生命,一起成长,一起绽放。祂帮助我们提醒彼此,保守清洁的心,携手走属祂的路。
也许有人会觉得,这样简单的见证,不足证明那是来自主的恩典。因为,“那些不信的人总有办法用“巧合”来解释神迹。
但正如前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.坦普William Temple所说,“我若祷告,‘巧合’就会发生,我若不祷告,就没有‘巧合’。”
在婚姻里,那些不信的人好用是否般配来解释问题,也像是类似的道理。我其实说不好般配与否对婚姻有多大的影响。但我深深相信,只有在婚姻里经历神,才能感受到婚姻真正的美妙与幸福。
后面附上今年结婚四周年,他出差途中写来的书信节选:

相信这个看起来简单的故事,会在温柔的文字中戳中你的心,美好的故事不见得都是轰轰烈烈的,而是在平淡甚至琐碎的生活细节中绽放开的。

我就是八年前招呼他们参加查经的牧师,亲眼看到弟兄决志信主,看到姊妹的生命一天天发生改变。
亲眼见证了这对可爱的人儿一步步相识、相伴、结婚生女,更经历了神在他们生命中最真实的显现。
他们的生命单纯的就像夏天盛开的荷花,在这个世界上的淤泥中丝毫不染;他们顺服的生命简单的就像冬天飘散的雪花,降在那里就在那里熔化。
他们的恋爱就是那种初恋的味道,简单单纯没有人间的烟火,就是那样的被对方吸引。
而这样的吸引的基础却与这个世界上的欲望完全不同,他们的恋爱基本与他们的信仰同步展开。
两个人的爱恋不是唧唧歪歪的找满足,而是在对真理的叩门中不断的深入,越认识神就越认识自己,越认识自己也就越认识了对方。
因为弟兄要出国深造,花好月圆的恋爱马上就要面临挑战,在姊妹的见证中的波澜不惊,其实是非常的不容易。

对于一位本科还没有毕业的姊妹来说,婚姻也许非常的遥远,可能会有很多的期待和幻想。
眼前这位还什么都不是的男孩,可以托付终身吗?这个还懵懵懂懂的男孩子,可以承担婚姻的责任吗?
但弟兄对生命的渴望,对信仰的坚持,还有对自己人生命定的确认,却是那么的让姊妹感动,也许就是这份因感动而有的信心,让姊妹越过了最艰难的时刻。
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嫁人,这是不是太古老的价值观了,听到姊妹准备结婚的消息,她的同学都相当的震惊,甚至团契的弟兄姊妹都有掩饰不住的担心。
就是这么简单的确认了吗?就是这样笃信对方就是神预备的那个人吗?到底是什么让姊妹这么决绝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呢?
记得当时听到姊妹准备结婚消息的时候,我们真的非常感动,在这样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代,这个决定真的太宝贵了!
因为她考虑的竟然不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,也不是未来幸福不幸福的问题,而是这是不是神的心意的问题。
他们要结婚的原因不是因为弟兄要出国,也不是担心对方没有办法给自己承诺,更不是纠结会不会错过。
而是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婚姻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使命的,不是简单的,更不是偶然的,而是有神的预定和旨意的!
在记忆中他们的婚前辅导是做的最简单的一对,不是没有问题,而是所有的问题都因为他们结婚的动机而迎刃而解。
记得他们的婚礼因为决定的仓促与外出讲课的时间冲突,就委托了我们都非常尊敬的一位主内婚姻专家给他们证婚。
那个晚上听到师母讲述他们婚礼过程的时候,虽然没有亲身经历,却如同身临其中,特别的感受到圣灵的充满和恩典,而每位见证他们婚礼的人都被感动……
收到姊妹的这个见证的时候,内心真的是非常的感动,这几年的生活琐碎没有让他们的婚姻痒痛,而是美到了极致:

“我们相恋不过一月,在我浑然不觉的时候,他成为了基督徒。一年后,我们一起受洗。又两年后,我们走入婚姻,成为父母。我知道,我胆小又软弱,主总是借着他,保守我。我也知道,是主一直推动着我们的新生命,一起成长,一起绽放。祂帮助我们提醒彼此,保守清洁的心,携手走属祂的路。”
多么的简单却又是那么的灿烂,多么的平淡却又是在那么的震撼,有主同在的婚姻就是如此的美好,就像圣经所说:
爱情,众水不能熄灭,大水也不能淹没。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,就全被藐视。 (雅歌 8:7)
“在婚姻里,那些不信的人好用是否般配来解释问题,也像是类似的道理。我其实说不好般配与否对婚姻有多大的影响。但我深深相信,只有在婚姻里经历神,才能感受到婚姻真正的美妙与幸福。”
我想弟兄给姊妹写的这封信,足以证明姊妹从心里发出的这段感悟,不是自己感动自己的自欺,而是真真实实经历神之后的模样。
真理其实就是这样简单,甚至简单到人都不愿相信;真理也就是这样真实,甚至真实到人无法理解,但对于用心灵和诚实来跟随神的人来说,就是如此。
我感动的是姊妹这个见证中的平淡,她没有写在婚姻中所经历的那些神迹奇事: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些挣扎和磨难。
姊妹跟随弟兄去国外留学的苦痛,自己带孩子所经历的孤单,面对人性本相所残存的恶念……
但在每个风暴肆虐的时候,都是神显出祂的真实和能力,平复的不仅仅是外面的风暴,而是心灵深处的小信。
她只用了最简单的感恩,就化解了对人性来说绝对无法释怀的痛苦,她只用了最单纯的相信,就解决了对于人生来说最难以解释的困难。
“正如前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.坦普William Temple所说,“我若祷告,‘巧合’就会发生,我若不祷告,就没有‘巧合’。”……

亲爱的弟兄姊妹,特别是还没有进入婚姻的弟兄姊妹,在这个见证面前你是否被感动了呢?
虽然他们不是明星、不是显贵、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见证,但相信就是这样简单的领悟,会让安静读完的人感动!
不是被他们的故事感动,而是被与他们同在的神感动!不是被他们的见证震撼,而是被赐给他们信心的主震撼。
生命如流水般逝去,滚滚红尘中淘尽多少的生命,但无论怎样的洪水也淘不尽真正属于神的生命。
你为什么活着?为什么结婚?为什么和这个人结婚?相信这个见证会给你很多的思考!愿你在思考中遇见神!亲自给你最好的答案!

来自:公众号 “生命树婚恋”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